“你看,这是我自己晒的一些干豆角、梅干菜,还有家里鸡产的土鸡蛋,积累一定的数量后我就拿到村中心去,或者等村里的人过来收,前些天,我就送了50个鸡蛋过去。”2019年12月19日上午,青阳县朱备镇江村村的贫困户汪友兰高兴地对记者说。
汪友兰所说的中心便是坐落于江村村的朱备镇公益扶贫农特产品销售中心。记者随后来到该销售中心,见到了销售中心代理人陈立。
“我们镇生态土特产资源很丰富,困难群众脱贫致富的念头很强烈,但是苦于没有销售渠道,手里的土特产卖不出去,贫困户的很多‘宝贝’无法发挥它的价值。”陈立2008年回乡创业,在2012年接手了濒临倒闭的本土企业江村老木榨油坊后更名为“龙溪油坊”,经过多年的努力,企业发展越来越好。但是他深知,企业发展历程中,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政府的政策支持,现在想力所能及地用实际行动来感恩回馈社会。于是,陈立多次与镇村领导沟通,经过长期酝酿,决定为贫困户的农特产品做销售代理。
在政府的支持下,陈立在原先江村村电子商务综合服务点的基础上成立了朱备镇公益扶贫农特产品销售中心,通过采用“电商企业+专业合作社+贫困户”以及开微店等模式,开拓乡村特色优质农特产品发展渠道,销售的方式也由线下定点定时销售转变为线上线下持续不断的常态化销售,助力贫困群众精准脱贫。
“为了更好地发挥电商的作用,我们组织各村扶贫专干帮助贫困户与销售中心进行对接。”朱备镇专职扶贫副书记施海鹏告诉记者。该镇组织各村扶贫专干走进贫困户家询问是否有农产品需要销售,然后登记、拍照、上传图片,将信息输送到销售中心的电子平台微店上面。
“你看,微店上的贫困户姓名、所在地及所卖商品价格一目了然,一旦有顾客下单,立即就有村里的扶贫专干到贫困户家中,将农产品检查收好后送到我们这里来,我们再检查、包装好,用最佳最快的方式邮寄到买家手中。”陈立打开微店向记者介绍道。
截至2019年12月,朱备镇公益扶贫农特产品销售中心线上线下交易额超15万元,订单量超500单,助力农家土鸡蛋、小干鱼、梅干菜、葛粉等多个农产品成为朋友圈的“网红”。
朱备镇农村电商扶贫取得的成就是青阳县升级优化农村电商的成果之一。2019年以来,为进一步巩固农村电商工作成果,更好地发挥电商在精准扶贫中的作用,推动乡村振兴发展,青阳县深入推进电商扶贫整改工作,建立了县级商务部门对接镇村,县电商办、承办企业和镇村联系到网点的责任制,确保责任明确到点、落实到人。对110个行政村的电商服务网点逐一排查梳理、分类指导、动态调整,核实网点运营现状,对运营困难和不符合条件的网点进行摘牌清理,进一步调整优化、规范管理。联合镇村开展电商企业、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和贫困村、贫困户自产农特产品信息的排查梳理,确定具备电商扶贫条件的贫困户名单,有针对性地开展精准帮扶。
随着农村电商的发展,青阳县的扶贫路越走越好。目前,青阳县设立了电商服务网点88个,其中综合服务点10个,便民网点78个。18个贫困村网点经优化调整,确定综合服务点3个,便民网点14个。蓉城镇、杨田镇被评为省级农村电商示范镇,蓉城镇新中村、朱备镇江村村等5个村被评为省级农村电商示范村,酉华镇二酉村、杨田镇下东堡村等9个电商网点被评为省级农村电商示范点,培育农村产品上行年网络销售额超1000万元的农村电商企业3家。农村电商扶贫效益惠及260余名贫困人口,人均增加收入1350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